Demon.Lee 2021-07-30 09:19

MegaEase 云原生软件产品系列是耗子叔的创业作品。官方首页有个 2 分钟的视频,对软件架构的迭代进行了回顾,我贴在这里,正好试试 Markdown 中贴视频的效果。

另外,耗子叔在自己的 Blog 上写了一篇关于企业文化的文章:MegaEase的远程工作文化,读完之后深有启发。“写作是一种深度思考,当你把你脑子里想的东西写下来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你的思考更多了”, 这一句话就道出了我搭建博客,尝试写各类学习笔记和发表说说的初衷:Thinking More

耗子叔的创业文化,我非常向往:没有条条框框,没有各种审批,没有各种打卡考勤,工作之余还能兼顾一下家庭。可我够优秀,能独当一面吗?是自我驱动型人才吗?沟通能力强吗?文章中提到的各种技术或非技术能力,我能达到多少?答案往往是否定的,这也在告诉我自己:继续努力,继续修炼,不将就

Demon.Lee 2021-07-27 09:37

自己又提了一个没有用脑的问题:没有深入去找寻答案,深入思考如何解决。老师很快就给出了反馈,为啥老师能,我不能?
再认真想想,这就是一个考验检索能力的问题,我遇到的,肯定别人都遇到了,为啥我不能找到?思想上的懒惰是最可怕的,为自己感到脸红。
DNS Question

Demon.Lee 2021-07-24 12:42

《说透芯片|03:一颗芯片到底是如何诞生的(上)》 学习总结:

  • 芯片是人类造物的巅峰之作,是最细微也最宏大的工程,研发投入大,项目收益高,试错成本极高。
  • 芯片产生的流程长,主要分为芯片设计和芯片制造两部分。如果想从事芯片设计,可以读电子工程系的微电子专业;如果想从事芯片制造,可以读集成电路专业。
  • 只看芯片设计,主要包括需求分析、架构设计、逻辑设计、物理实现和验证几个部分。
  • 芯片设计的三种方式:买现成商业芯片、自制芯片和 FPGA。
    FPGA:通过硬件编程语言,把芯片内的标准阵列器件重新组合,形成新的电路,完成类似定制芯片的功能,可节省生产的开销和时间。代价是单片的价格偏高,功耗偏高,故 FPGA 在数据中心的应用较多,在手机终端领域极少。
  • 芯片设计各环节:
    • 需求分析(市场团队):通过市场调查,总结出市场需求清单,最终输出一份市场需求文档(有的公司可能要输出多份文档:商业需求文档、市场需求文档、产品需求文档和细分的功能需求文档)
    • 架构设计(架构团队):输入需求文档 --> 确定基本架构 --> 规划 PPA(功耗,性能,面积),确定 IP --> 输出产品规格书和高层架构设计文档
    • 逻辑设计(前端设计,设计团队):输入产品规格书 --> 前端设计与验证(将架构师的设计用编码实现,并行测试)--> 逻辑综合(使用 EDA 工具把 RTL 描述变成网表 NetList) --> DFT (Design For Test,预先规划并插入各种用于芯片设计测试的逻辑电路)--> 输出 NetList
    • 物理实现(后端设计,实现团队):输入 NetList --> 布局规划 FloorPlan --> 布局 Placement --> 时钟树综合 CTS --> 布线 Routing --> 物理验证 --> 输出电路图(GDSII 文件格式)
  • 一颗芯片做得好不好,在决策阶段取决于市场需求理解的是否深刻,在逻辑设计阶段取决于工程师的能力强不强,而在物理实现阶段基本取决于 EDA 工具玩得好不好。
  • ARM 的技术白皮书有统计,一般一个项目的 40% 资源是用在验证阶段的,所以会有单独的验证团队。
  • 重点掌握:芯片设计流程图。
芯片设计流程
Demon.Lee 2021-07-22 14:04

关于 Iaas,PaaS 和 SaaS 的区别, 我觉得阮一峰老师在这篇文章中的总结非常好,摘录如下:

  • IaaS(基础设施服务,Infrastructure-as-a-service):云服务的最底层,主要提供基础资源,比如硬件服务器等。它与 PaaS 的区别是,用户需要自己控制底层,实现基础设施的使用逻辑,比如自己定制操作系统。
  • PaaS(平台服务,Platform-as-a-service):提供软件部署平台,抽象掉了硬件和操作系统等基础资源的细节,如不能定制操作系统,但可以无缝进行扩展。开发者关注自己的业务逻辑即可,不需要关注底层细节,如 kubernetes。
  • SaaS(软件服务,Software-as-a-service):软件的实现(开发、管理和部署)都交给第三方,自己只花钱买服务即可。目前普通用户使用的大部分互联网服务,都属于SaaS,比如 Apple 的 iCould 存储。

用户承担的工作量:IaaS > PaaS > SaaS
IaaS-PaaS-SaaS
IaaS-PaaS-SaaS

Demon.Lee 2021-07-21 09:01

嗯,书籍是幸福时的锦上添花,痛苦时的雪中送炭。
读书,不仅能解压,更能缓解内心的空虚。
书是精神食粮 ,若只是偶尔读读书,估计是体会不到的。
养成每天都读书的习惯后,某天你会突然发现:那些娱乐的东西好像没啥意思了。
Alan Mathison Turing

Demon.Lee 2021-07-19 17:41

肠子的小心思

很早之前就买了第 1 版的纸质书,一直放在书架上,未曾打开。但当初买这本书和现在读这本书的原因却没改变过:想知道自己的肠道为啥这么脆弱,一着凉,一吃生冷辛辣,就会拉肚子。

曾经看过中医,吃了大半年的中药,好像也没啥变化。现在看来,自己可能交了智商税。也去看过西医,一般医生都会开点益生菌吃吃。但该拉,还是会拉,所以我学乖了,生冷辛辣不碰,在空调的环境下给自己披个外套,另外再进行适当的锻炼。即使这样,一不小心还是会拉。但我内心还是想早点搞定这个问题,哪怕不能治愈,能有一定的缓解也好。

就这样,再次打开了这本书,在得到上看完了新的修订版。还没读完,我就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了。通过这本书,我了解到了很多肠道消化的细节。比如,我们要多吃膳食纤维,虽然它们不好消化,但肠道中的好菌群喜欢啊。它们吃饱了,就能帮助我们训练免疫系统,制造维生素和健康的脂肪酸等,另外膳食纤维还能促进了肠道蠕动。再比如,为什么人输血必须要相同的血型,为什么地沟油危害大等。知识就是力量,但知识更能救命呀。

书中最后说到了抗生素、益生菌和益生元,我想我知道后续如何调理自己的肠道了。我准备将各种益生菌研究一遍,试试哪种有效,同时补充益生元。

期待更健康的那个我。
肠子的小心思

Demon.Lee 2021-07-14 19:43

《说透芯片|02:从一部iPhone手机看芯片的分类》 学习总结:

  • 芯片里面 82.2% 属于集成电路,其余的都是光电器件(Optoelectronic)、传感器(Sensor)和分立器件(Discrete)。
  • 集成电路(IC)分为:数字 IC(70.4%)和模拟 IC(11.8%),数字 IC 强调运算速度,模拟 IC 强调高信噪比、低失真、低耗电和高稳定性;数字 IC 进一步拆分为逻辑 IC 和 存储器。
  • CPU、GPU、MPU和手机应用处理器(AP)等处理器标准度非常高,划分到于逻辑 IC 中进行单独统计,其中 CPU 是重中之重;而把 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C,为解决特定问题而定制的集成电路) 这类应用相关度高的芯片算作逻辑芯片, SoC(系统级芯片,System-on-Chip) 是 ASIC 的一种。
  • 存储芯片包括:DRAM (内存条,存储运行时数据)、NAND Flash(固态硬盘,持久化数据)和 NOR Flash(NOR Flash闪存是随机存储介质,用于数据量较小的场合;NAND Flash闪存是连续存储介质,适合存放大的数据)等。
  • 计算机中的 0 和 1 是数字信号,而声音、光、气压、无线电信号(又称射频信号)这些现实中的信号,基本都是连续的,它们则属于模拟信号。
  • 模拟 IC 就是为处理模拟信号而设计的,其数量超过数字 IC,但单价不高,所以总价值占比不高。另外,模拟 IC 的设计自动化程度没有数字 IC 高,对工程师的经验等各方面能力要求更高。
  • 模拟 IC 三大产品:射频器件、电源管理装置和模数/数模转换器。其中的模数/数模转换器,实现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相互转换。
  • O-S-D器件:AMOLED 手机屏、图像传感器、激光发射器和接收器等(光电器件);陀螺仪、电子罗盘、颜色传感器、气压传感器等(传感器);单独封装的晶体管:开关晶体管、功率晶体管和二极管等(分立器件,目前找不到确切的数字)。
  • 自己设计芯片,可以降低成本,以 iPhone X 为例,一颗 A11 处理器可以节约 50 美金左右。
  • 重点:半导体产业分类图
半导体产业图(附 2020 年销售额及市场占比)
Demon.Lee 2021-07-10 17:20

大海里有一种动物叫海鞘,它通过一丁点大脑收集到各种信息,历经千辛,找到了一个可以度过一生的世外桃源。然后,它就把自己的脑子给吃掉了🤪。我想,这才是真正的躺平吧。
肠子的小心思

Demon.Lee 2021-07-10 17:08

以为快忘记一代的用户了,没想到还有惊喜 😭。我之所以不用 iPad 看书,是因为娃太小,一打开 iPad,就会被 Ta 误解在看电视或玩游戏。当我使用电子书阅读器看书时,Ta 就不会凑上来了,而是安静的干自己的事情。
当时买完没过多久,就发二代了,瞬间哭晕,这能怪谁?之前听了某位大V说阅读器不赚钱,得到应该不会再出新款了,而我自己并没有认真去分析和思考,立刻就入手了。所以,谁的话都不能全信,要有自己的思考。新版本可能还有些 bug,不过没关系,我能忍(都是干开发的 😁)。因为我知道,bug 修复可能会迟到,但不会缺席。
得到电子书阅读器

Demon.Lee 2021-07-09 14:21

对于学习来说,你是愿意看书还是看视频教学,哪种效果好?
阮一峰老师在《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166 期)》 提到:

  • 人类学习效率最高的方式,不是"读书 + 思考",而是"观察 + 模仿"。 前者需要较长时间的注意力投入,后者只需要短时间注意力,更符合人类的天性。人们更容易接受形象的东西,而不是抽象的文字。
  • 大部分领域的入门方式,都是"观察和模仿",所以视频学习更有效。 对于深入学习,文字和书籍的效果可能好于视频,因为入门以后再往上走,"理解 + 思考"的作用越来越大,"观察 + 模仿"的作用越来越小。但是,大多数人需要的只是入门,成为专业工作者毕竟是少数。
  • 所以,视频学习才是初学者更好的方式,或者说,视频是大众学习的主流,读书更适用于某个主题的进阶学习。

人性都是如此,喜欢多巴胺,而非内啡肽。可如果我们想成为某个行业的专家,至少需要 10 年的辛苦付出,至少需要 10000 小时的学习与实践,这是跑不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