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mon.Lee 2022-10-09 09:31

十一颓废之间看了电视剧《一生一世》,再看原著小说《一生一世,美人骨》,我发现还是电视好看。

为什么?因为我发现自己看小说时,无法带入那种情绪,也就是共情的能力。也许只有作者才能真正理解那种温柔。

原著中的人物和故事与真实世界相距有点遥远,而改编之后的剧本则更贴近现实,人物和故事情节也更饱满。

电视中的画面,音乐,各种人物之间的眼神互动,可以快速给我们感官刺激,让我们产生共情,也许这就是现在短视频火爆的原因吧。

不过,最打动我的是那种不由分说的温柔,而温柔是化解现实戾气最好的药方。

我问自己,面对纷纷扰扰的现实世界,我可以做到温柔相待吗?

挺难的,但努力吧。

P.S. 偶尔看一看霸道总裁爱上我还是有点意思的,不过还是得提醒自己,不要沉溺。

Demon.Lee 2022-10-08 09:58

一般而言,我们每个人的家里都有两尊佛:父亲和母亲,他们给我们包容和关爱。除此之外,还有两面镜子:配偶和孩子,从 Ta 们的脸上来反观我们自己。

都说孩子是上天带给父母的礼物,是难得的缘分,但这么说太抽象了,能否多思考一层?

  • 孩子要早睡早起,Ta 6 点起床,你不得不跟着早起,原来的点灯熬夜只得放弃,否则白天上班没精神,即使是周末,你也别想睡到 11-12 点。以前你饿了,外卖一点,如果是晚上还可以来点啤酒撸串,现在让孩子跟着吃这些?慢慢地你变得更自律。
  • 孩子遇到困难,你要挺身而出,即使面对各种复杂的关系:慢慢地你变得更勇敢。
  • 孩子的作业,各种习惯,你要协助 Ta 完成并养成,不能总威逼,也不能总利诱:慢慢地你更有耐心了,因为多次发火之后伴随着的是后悔和懊恼。
  • 孩子成长的反馈延迟高,重要不紧急,这就造成我们时常失去关注,反而去做那些紧急不重要的事情。工作失误,马上就有人批评,我们会立马改正,但孩子的习惯养成可能需要好几年,等发现问题时,可能早已错过。
  • ……

所以,孩子是什么?
是上天给初为人父人母重活一次的机会,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更自律,更勇敢,也更温柔。

Demon.Lee 2022-10-08 08:57

给你成熟 你给我迁就
会不会就这样白了头


我不在乎 活得平凡辛苦
日子渺小重复
儿时做的梦 褪色荒芜
我不孤独 在有你的旅途
我就心无旁骛
陪你看日出 在暮色中漫步

歌词很美,喜欢这种温柔安静的歌。

P.S. 给网易云音乐的外链播放器点个赞。

Demon.Lee 2022-09-28 08:56

怎么理解 Web 3.0?

像互联网一样,区块链可以做非常多的事情,我们给区块链上面的应用层赋予了一个更加大众化的名字——Web 3.0。所以,Web 3.0 和区块链是可以混用的,如果更细致来说,区块链是指技术的层面,而这些技术造就的应用层,则是 Web 3.0。当然,这只是一个模糊的定义。
我对 Web 3.0 这个名字其实是耿耿于怀的,因为它和 Web 在名字上面非常相近,而这个相近带来了非常多的混淆。但其实,Web 跟 Web 3.0 之间的关系,就是雷锋和雷锋塔之间的关系——它们之间根本没有关系。

那 Web 3.0 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
Web 3.0 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而区块链技术带来了一系列产品和技术上的革命,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新东西,但又不明确的知道它到底是什么东西。当时大家有一个假设,认为它是 Web 的下一个版本,于是就用一种特别偷懒的方式,叫它 Web 3.0 了。

那它是什么呢?我一直强推的区块链概念,是“Table one”,一个大表。如果说 Web 是所有节点互联的网状结构,那么区块链的基本数据结构,就是一张全世界共用的,共同读写,共同信任的大表,并且是唯一的。
在 Web 3.0 的世界里,“去中心化”变成了这个世界的政治正确,言必说“去中心化”。但“去中心化”到底有什么好处呢?到现在我还没看到任何清清楚楚的解释。而且更有意思的是,区块链明明在构建一张“中心化”的大表,但我们却把这个叫做“去中心化”,只能说它的实现是“去中心化”的,它的控制是“去中心化”的,但它最终实现的,是人类历史上从未达到过的一个“中心化”的程度。

摘自知识星球·《让时间为你证明

Demon.Lee 2022-09-27 17:39

怎么理解低代码

1、低代码 vs SaaS 垂直产品:他们之间是互补的关系,就像太极图一样。太极图里有阴有阳,有阴中之阳和阳中之阴。市场上有标准化产品和个性化产品,假定标品是阳,个性化是阴。标品中有它的个性化,就是所谓的 aPaas;个性化中也有它的标品,就是所谓的模板。只有两者结合,我们提给产业的服务才是完整的。所以并不存在谁取代谁或者竞争关系,而是一个阴阳和合的关系。我们既不可能排除标准化的方法论,也不可能排除个性化的实践。
举个例子,你往一个玻璃杯子里放石头,等石头塞满玻璃杯之后,你会发现其实玻璃杯中还有空隙。这时候,你还可以继续往装满石头的玻璃杯里倒入沙子。这些石头,就像是标淮化的 Saas 产品,而那些细碎的空隙,就是支持高度定制化的低代码系统。

2、互联网早期的主要矛盾是不断涌入的网民和匮乏的互联网内容之间的一个不匹配。而现在是内容爆炸的时期,内容爆炸之后,矛盾就变成了把有效的信息推送给正确的人。
我们做低代码的时候,也遇到一个矛盾——构建数字化系统成本高,时间长,而且人才匮乏。

3、我们要实现的数字化,其实应该是把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每一个部分、每一个环节都映射到一个数字化的系统里,这样我们才能利用大数据的优势去进行分析,去优化企业经营和流程。
但我们现在好像处在一个企业有没有数字化都无所谓的阶段,就像当年人们上不上网也无所谓一样。但是如果我们把时光放眼到未来的 10 年、20年,你会发现如果企业不能够数字化,就会是非常落伍而且没有竞争力的企业。
企业数字化率要提高,就需要大量的 To B 企业,包括低代码在内的各种各样的 To B 的企业,去服务和满足这些需求。

4、我特别反对把工程师称为码农。代码,是艺术;程序员,是艺术家,是有创造力的、有灵魂的一群人。懂技术的人永远是特别稀缺的。无论是像我这样转行的懂技术的人,或者是奋斗在一线的技术人员,都是最稀缺的人群。所以即使低代码替代了 CRUD,程序员也不会失业,他们在更具创造力的地方,解决让机器为我们服务这个问题。
另外程序员有两个出路,要么去写更有创造力的代码,更好的算法,或者做更体系化、更有架构化的开发。要不就像我这样,加入一家公司,作为一个退役的程序员,基于对技术的理解,指导别人用好低代码。能够让我们动一根手指,创造比搬一天砖更高的 ROI ,是非常幸福的事。

5、其实我们是把整个引擎分成几五块:输入、协作、流转、分析和输出。这个想法来源于中国人的传统智慧,比如金木水火土,构建起一个完整的阴阳五行体系。

6、既然我们使用了低代码,就必然会受到低代码相关的限制。如果限制越来越少,就说明我们的进步或者能力也在随之提高。
其实,最灵活的方式是写机器语言,直接写到硬件底层,写汇编。这个时候,你可以掌握任何一个内存,任何一个字节是怎么运转的。但是,到了低代码,其实我们真正能够掌控的系统底层的能力其实是越来越浅的,而这种浅就造成了一些适用性的局限。

摘自知识星球·《让时间为你证明》

Demon.Lee 2022-09-26 09:19

公众号(博客)坚持日更有多难?

写一本书又有多难?

大部分人可能都无法了解,因为没做过。所以,行动不仅仅是最好的降压良药,也是拥有同理心的起点。

南派三叔有两天没发文章了,于是和菜头老师写了这篇《断更》:连更很难,一旦养成习惯,断更也很难。

再看看六神的这篇《这绝对是内幕》:写书之前先买书,海量的阅读不可缺,深度的思考更不能少,发表的观点可以戏说,但不能胡说,都要能找到出处。

我现在连周更都做不到,别说日更了,差距可想而知。

先别谈啥智商,家世,先拼拼韧性。

Demon.Lee 2022-09-23 08:19

中国近代史从太平天国讲起……

不学习,如何知道这有意思的观点?

Demon.Lee 2022-09-20 08:42

“这是为啥呢?缺乏坚持成事的能力,人性的弱点。大部分人,都这德性。”

“有限的精力如果都去花在这种隔三差五就有一次的热点上,那就更做不了什么事了。这不,一个礼拜又过去了,一事无成。”

“当在一个场景里,我已经能预判到自己再怎么说,再怎么解释,对方也不可能改变决定。那种时候,我的逻辑、分析、坚守的东西,似乎都变得毫无价值,我的话会在说出口的那一刻成为空气。我也会反问自己,你是不是应该立即闭嘴,任尔东西南北风。”

Demon.Lee 2022-09-12 23:07

在海洋馆看着海豚、海狮被人类训着完成各种表演,然后讨口吃的,我是真的开心不起来。

如果把双方的身份对调一下,人类成了表演的动物,而观众都是海豚、海狮,那又是怎样的一种场面?

海洋馆也好,动物园也罢,都不怎么想去了。

那些关起来的动物,都应该回到它们本来住的地方,除非活不下来。

Demon.Lee 2022-09-12 22:50

人生啊,除了死,再无大事。

那为何人还有那么多烦恼?也许是因为无知吧。

这里的无知是一个中性词,有的人是不知道要去学,有的人是不愿意学。有些痛苦,往往只是一个观念的改变,有些问题,可能需要日积月累才能水滴石穿。

Anyway,不能用陈旧的经验套用一辈子,行动是最好的解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