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新姿势,在 macOS 上使用 iPad App,感觉还不错。
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吧。 ——杨绛
看冯老师推荐了读库和三联的 2022 年阅读计划,一冲动,就下单了。
不过也不后悔,因为我知道自己不知道。
我可能不知道要关注哪些东西,看大 V 们关注什么,跟着看看,应该是没有错的。
大佬们为啥要看这些,有什么作用,我现在也不知道,但多读书总是对的。
外包消耗型工作,积累财富型资源,原来大佬们都是这么抢时间的。
简单来说就是花钱买时间,把不能对个人提升,不能对家庭整体价值放大的事情都外包出去,把时间挤出来提升自己。
作为普通人,我们不去挤时间就算了,反而将时间白白耗在各类无用的手机 APP 上,35 岁危机,不危机你,危机谁?
我们为了找一个好工作,学这个算法,那个框架,又或是其他技能,最终不过是把自己打造成一个更好的器具,一个可以满足别人要求的器具。这么一想,真是一件悲哀的事,我们有想过做自己的主人么?而更悲哀的是,我们连个好的器具都没做成。
2021年11月10日晚
2016 MBP Touch Bar 一代 vs 2021 MBP M1 Max
5 年一个轮回,下一个 5 年,加油!
从连岳老师这里可以看到人世间数不尽的烦恼,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有各种糟心事,比如最新的这篇《这就是废物》。
以我目前的认知,我觉得教育最好的方式就是以身作则。你不让孩子玩游戏,你自己玩游戏;你不让孩子玩手机,你自己玩手机;你自己不看书,你非逼着孩子看书,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也许你现在年纪大了,说自己已经没有这些习惯了,那你年轻时呢,以身作则了吗?
记得吴军老师在《态度》中提到,在他小时候,父亲是一个单位小领导,下属有 100 多人,经常有家属过来投诉抱怨,各种鸡毛蒜皮的小事,但他自己却没看见父母吵过架。后来,老太太跟他说,他们夫妻俩约定不在孩子面前争吵。
就这么简单,这就是以身作则,你可以看视频玩手机,至少在孩子面前你能做榜样,这是最低线。
说起来容易,执行起来又是如此的难。我把这几条写在墙上,偶尔反思,还是落实不到位。
接着修行吧,我们不能改变一个人,不能!但或多或少可以影响到 Ta,而这唯一的办法就是:改变自己,也只有改变自己。
最后,糟心的事永远都在。多赚点钱,可以少一些生活上的烦恼,而多读点书,可以少一些精神上的痛苦。
“苦”本身没有价值,它只是某些事情的副产品。
去找寻更好的方法,不用吃苦,就能把事情完成。当然,像运动员训练这种,不管借助何种方式或技巧,苦都避免不了,那没办法。
小孩子什么都不懂,不要让他们刻意去吃一些没必要的苦,他们就是要开心,要玩。
自带电池,这个词好,也可以用来修饰人,Mark。
趁早
前两天我发现自己的公众号没有留言功能,以为是后台没有设置,然后去找了一圈,还是没有找到。查询之后,才知道官方对 2018 年之后开通的公众号关闭了留言功能。那一刻,心态突然崩了。
不管出于原因,个人还是无法理解这种操作。但作为普通用户,我们什么也改变不了。
那公众号还需要接着写吗?当然要,写作是为了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况且暂时也没粉丝。
只是通过这件事,我知道自己没有洞察力,也就是没有见识。那怎么办呢?多读书,多思考,多看大佬们是如何判断的,又是如何思考的。而对于当下,我觉得就两个字:趁早。
既然没法判断未来的走向,那不如趁早下手,先注册个账号,简单玩一玩,哪怕不玩,先占个坑也是好的。你怎么知道你哪天就突然需要这个平台了呢?
于是,我今天把视频号给注册了。嗯,占坑。
Who am I ?
Where did I come from ?
Where do I go to find ou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