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mon.Lee 2022-02-09 22:39

In Unix, everything is a file.

早就听说过这句话,但最近看到刘超老师的这段讲解,才开始有点感觉。

这才是真正的大师设计吧,简单优雅,艺术啊。

Demon.Lee 2022-02-07 09:19

假期制定了很多计划,大部分都没有完成,懒惰的人性啊,不要忘了自己生活在地狱。

唯一能说的,就是把两本书终结了,一本罗翔老师的《法治的细节》,另一本就是这部《网络是怎样连接的》。

我们在家里的电脑上打开浏览器,输入一个网址,瞬间,丰富多彩的内容显示出来了。这个过程,网络是如何通信的?

从浏览器到操作系统协议栈,从协议栈到网卡,从网卡到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从路由器到 Modem,从 Modem 经 ADSL(或FTTH)到运营商内部网络,从运营商内部网络到主干网,越过千山万水,冒着随时被杀人越货的风险,终于抵达服务器端网络。而服务器端根据部署方案的不同,可能有防火墙,反向代理,缓存服务器等等不同层面的控制,然后请求才到达了最终的应用服务器。
这就结束了吗?然而并没有,这仅仅只完成了一半的行程,服务器还要将数据送回给客户端浏览器,于是回程开始了。

从这本书可以看到网络通信的全貌,对很多底层设备和通信原理的介绍非常清晰,感谢作者的分享,感谢周自恒老师精彩的翻译,五星好评。

Demon.Lee 2022-02-04 16:52

一个心情不好的下午,在得到电子书阅读器上随意翻到的,一会就看完了,很温馨,也有思考。一开始我还以为是《你今天真好看》的续集呢,后来才发现看错了,不过也没关系。

空虚,无聊,怎么折腾都不舒服,可能是心无定所,试着去发现幸福,找寻生活的意义,相信会有不同的感受。喜欢“遗憾不见了”,我们都有遗憾,可遗憾不能成为我们前进路上的绊脚石。

Demon.Lee 2022-01-29 21:18

“拒绝读书当然是一种愚蠢,但是因为读书而滋生出骄傲与傲慢是一种更大的愚蠢。”

罗翔老师在《在读书中超越有限的今生》这篇文章中分享了他理解的读书的四个境界:

  • 在书籍中逃避世界:如果书籍只是我们逃避世界的工具,那么,当你在书房的时候,似乎就拥有了对抗整个世界的力量。但是当你走出书房,会发现自己还是那个无能为力的懦弱之辈,这难道不是一种自我欺骗吗?
  • 在书籍中营造世界:远藤周作在《沉默》一书中有一句话很扎心:“罪,并不是一般人所想象的,如盗窃、说谎。所谓罪,是指一个人通过另一个人的人生,却忘了留在那里的雪泥鸿爪。
  • 在书籍中理解世界:每一部伟大的作品都是对你心灵的追问,都在帮助你反思自我、走出偏见,引发你思考那些自以为是的观念是否真的无懈可击。当我们越多地理解世界,我们也就越多地理解自己。
  • 在书籍中超越世界:这也许就是经院哲学家阿奎那所说的,我们今生活着的唯一意义,就是超越今生。

好多句子都令人正聋发聩,我无知,我学习,我谦卑。

Demon.Lee 2022-01-27 12:59

看到池老师分享的贾樟柯的文字,写的真好:

「只有在广阔中行走过,才能知道人的渺小。只有在历史中神游过,才能知道人生的短暂。行走和遐想,会帮我们清空身外之物,发现自我之小。持续的学习和思考,一直在帮助我压抑自我的膨胀。知道真理不容易在手,也就不再强词夺理。知道万物有灵,也就不再唯我独尊。一点一点,是持续的行走、读书、思考,让我变小。是的,只有谦虚才能帮我保留体面。」

走得远,眼睛看见;读得多,灵魂看见。

你的理所当然,可能是别人的不以为然,甚至是不可思议,很少会是深以为然。可以提建议,但不要用自己的规则去要求别人。

时刻反思,少一点偏见,多一点理解。

谦卑,谦卑。

远方
Demon.Lee 2022-01-25 21:51

博客这里的图片等资源原来直接放在后台,无奈服务器带宽有限,加载很慢。

今天(2022-01-25)起,后面类似的静态资源将切换到公有云代码仓库中,为啥?大厂有钱呀,这三张大图就是来测试带宽的[狗头]。

Demon.Lee 2022-01-24 21:54

每类编辑器(word,notepad,vim等)基本上都会有 Undo 和 Redo 按钮(通过栈这种数据结构来实现),这是编辑器给我们犯错后弥补的机会。

VCS 其中之一的功能就是 Undo 和 Redo 的升级版,让我们回到没有战火硝烟的平静生活。

但 VCS 远非这么简单,它还能协作、交流、部署流水线以及问题跟踪等。

Demon.Lee 2022-01-22 17:21

昨天读了连岳老师回复的这封《一个医务工作者,发来可怕签文》的信,一开始觉得好笑,可是反思自己,顿时一阵感慨,只得苦笑作罢。

这不是第一次看见类似的回信了。之前还有一封信说的是两个准备结婚的人,因为算命先生算出八字不合,所以纠结要不要分手。

有时候,人有知识不代表有智慧,无论多高的学历。可能是思考少了,或是把书读死了,以至于让我们在传统的力量面前,缴械投降。

当长辈还在时,我们可能很难把所有类似迷信的东西都抛掉,我们一方面要尊重他们,尊重习俗,但一方面也要告诫自己,这些没用,不要让自己陷进去,特别是对未知的恐惧。除了必要的习俗外,其他很多东西我不会传给下一代,特别是在下一代面前传达一些观念。有时候一个观念,一个想法会让我们记一生。

写着写着,想起了一部电视剧《天道》,里面对一些传统观念的批判,给我很多反思。

Demon.Lee 2022-01-22 16:29

在池老师的星球上看到一个读书分享图片,图片上有一个“滴墨书摘”的logo,一开始我还以为是个读书 App,跟微信读书一样。

因为分享图片中有一个英文缩写单词我不知道啥意思,所以就去了解了一下。然后我发现这是一个用来做读书笔记和分享的 App。当我通过 OCR 从纸质书上扫描一段文字做笔记并进行分享后:啊哈,这个有意思。

我个人觉得经常读书的人可能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分享的冲动,而这类 App 正好弥补了读纸质书这一块分享难的痛点。而电子书,比如极客时间、得到 App 之类都自带笔记和分享的功能。说到这里,我要给得到电子书阅读器的分享功能点个赞,不管是分享一段笔记或是截图,一个二维码上来搞定一切。

就这样,我又买了一个会员,哎,花钱无处不在。

当然,OCR 识别的准确率现在还达不到 100%,但我觉得这无关大雅,手工调整一下便可,调整也是一种输出。

有时候不得不感慨,为啥这些点子我想不到?山外有山,时常提醒自己:比我聪明的人多的是。

Demon.Lee 2022-01-16 12:31

讲究。

第一次订阅读库,期待遇到不同的风景。

读库 2022 读库 2022 读库 2022 读库 App